怪鬼的動物園

企鵝展示區

2005.12. 5.
2010. 1.24. Update

  在此為你介紹生存於南半球的可愛的動物「企鵝」,先從最基礎的動物分類法來瞭解企鵝吧!

企鵝分類簡表:
分類 學名 中英文名稱
界 (Kingdom) Animalia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es)
亞門 (Subphylum) Vertebrata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es)
綱 (Class) Aves 鳥綱 (Birds Class)
目 (Order) Sphenisciformes 企鵝目 (Penguins Order)
科 (Family) Spheniscidae 企鵝科 (Penguins Family)

  企鵝很明顯地,牠是動物,因此企鵝分類在 Animalia (動物界);而企鵝具有堅硬的骨骼與骨架,在分門方面,企鵝分類在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另外,在比較新的分類方法中,還有亞門,企鵝被分類到 Vertebrata (脊椎動物亞門);接下來,企鵝其實是一種鳥類,早期發現企鵝的水手稱其為『不認識的鵝』,而最早記載企鵝的文獻將其稱之為『肥胖的鳥』,而就遺傳學的觀點,認為企鵝是由鳥類演化而來,因此,企鵝分類在 Aves (鳥綱);再往下分類的話,企鵝機乎可以說是一種相當獨特的動物了!因此,企鵝分類在 Sphenisciformes (企鵝目)、是 Spheniscidae (企鵝科);最後,就目前已知的企鵝中,一共有六屬,十七或十八個主要種類,詳細分類介紹如下表。

企鵝的六屬及十七或十八個主要品種:
Genus (屬) Species (種)
學名 中文名稱及別稱
Aptenodytes (王企鵝屬) Aptenodytes forsteri 帝王企鵝 (皇帝企鵝)
Aptenodytes patagonicus 國王企鵝
Eudyptes (冠企鵝屬) Eudyptes chrysocome 跳岩企鵝 (冠企鵝)
Eudyptes chrysolophus 長冠企鵝 (長眉企鵝、馬可羅尼企鵝)
Eudyptes pachyrhynchus 鳳冠企鵝 (峽灣企鵝、福德蘭企鵝)
Eudyptes robustus 史納爾島企鵝
Eudyptes schlegeli 皇家企鵝 (施萊蓋利企鵝)
Eudyptes sclateri 冠毛企鵝 (豎毛企鵝)
Eudyptula (小藍企鵝屬、白鰭企鵝屬) Eudyptula minor 神仙企鵝 (小藍企鵝)
Eudyptula albosignata 白鰭企鵝
註:部分文獻將本種歸納於神仙企鵝亞種,也有部分文獻認為本種應為第十八種企鵝,歸屬於小藍企鵝屬。
Megadyptes (黃眼企鵝屬) Megadyptes antipodes 黃眼企鵝
Pygoscelis (阿德利企鵝屬) Pygoscelis adeliae 阿德利企鵝
Pygoscelis antarctica 南極企鵝 (頰帶企鵝、鬍鬚企鵝)
Pygoscelis papua 巴布亞企鵝 (紳士企鵝)
Spheniscus (環企鵝屬) Spheniscus demersus 斑嘴環企鵝 (非洲企鵝)
Spheniscus humboldti 漢波德企鵝 (洪氏環企鵝)
Spheniscus magellanicus 麥哲倫企鵝 (麥氏環企鵝)
Spheniscus mendiculus 加島環企鵝 (科隆群島企鵝)

  表中若有連結則可進入參閱該屬或種的詳細介紹,在此也簡單介紹一下這些企鵝。

  前面提過企鵝是一種鳥類,就體型來說,牠們屬中、大型的鳥類,不同種類的企鵝從大小不一,從最小的 1 公斤到最大的 40 公斤,身高則約 40~115 公分,企鵝最明顯的特徵是直立走路的姿勢與演化成鰭狀的翅膀。

  企鵝看起來肥肥胖胖的,走起路來搖搖擺擺,感覺好像快跌倒似的,不過企鵝演化成鰭狀的翅膀非常有利於牠們游泳,牠們游泳的姿勢與其說游泳還不如說在水中飛行更為適合,企鵝在水中飛行的時速可高達 10 公里以上,因為企鵝外型極為流線,比效率最高的人造潛水艇還要高出 30% 的流線效率,因此企鵝可是水中的飛行高手呢!

  企鵝的羽毛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與內層皮膚間有空氣可以隔絕外部冷空氣,達到良好的的保暖效果,不過也因此企鵝很怕熱,較喜歡生活在寒冷的地區,而剛出生的小企鵝,則沒有防水的羽毛,而是絲狀綿密的毛皮,通常是灰色或白色,有更好的保暖效果,通常必須到第一次換毛後的小企鵝才會具有防水羽毛,也當牠們具有防水羽毛後才能夠下水。

  有些人對企鵝居住地的印象是在南極附近,事實上牠們的生活區域遍布南半球各海域。根據已知的生態研究發現,野生企鵝中,沒有任何企鵝會自行前往赤道以北的地區,至於原因為何,至今仍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依然是不解的謎

  企鵝是一種群居的鳥類,大多數時間牠們在海上成群生活,主要以獵捕小魚、磷蝦、烏賊等生物為食,只有到繁殖季時,企鵝才會在陸地沿岸上群聚。

  大多數的企鵝繁殖季是在南半球的夏天,群聚地點則不限於南極洲,而是隨著種類不同而有不同的群聚地點,這些地點散佈在南半球各地,包括南美洲沿海、澳洲南部、南非、紐西蘭等地。

  多數種類的企鵝是一夫一妻制,通常會維持固定配偶好幾年,共同養育後代,當企鵝到陸地上聚集時,會找尋自己的配偶,然後在群體中繁殖及養育後代,事實上也就是一大群的企鵝,一起在孵各自的蛋,以及扶養孵化後的小孩。在群聚的企鵝之中,企鵝可以分辨出自己的配偶及孩子,並不會因為外觀相似而弄錯。小企鵝長出能夠防水的羽毛後,便能一起出海捕魚,不過企鵝父母也會持續養育小企鵝,直到能獨立生活。

  過去人們常捕捉企鵝,利用其毛皮、油脂,甚至食用牠們的肉,由於企鵝是群居性的,往往輕易被成群捕捉,導致多數種類企鵝瀕臨絕種,成為國際保育對象。

  生活在海上或岸邊的企鵝,也容易遭到海獅、海豹、虎鯨等動物獵食,尤其繁殖季節時,虎鯨 (殺人鯨) 會成群在海岸附近圍捕下海捕魚的企鵝,而落單的小企鵝也常淪為海獅或海豹的食物。

  企鵝是一種可愛的動物,我想,地球上不能沒有牠們,即使牠們不會在空中飛翔,但牠們飛行在海裡,搖擺在陸地;即使牠們不會到北半球,但也帶領牠們的族群,佔領了南半球。如此可愛的動物,希望牠們能夠一直生存在這世界上。